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2021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高峰论坛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1-11-01 10:51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点击:

10月22-25日,“2021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高峰论坛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临沂顺利召开。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形式,来自全国近50家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线下大会,另有200余人参加线上研讨。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生态保护修复分会、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水土保持学会、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乡村生态规划与治理技术工程实验室承办的一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盛会。

论坛分开幕式和研讨会两个环节。开幕式出席嘉宾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线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黄正秋副司长(正司局级)、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李金良二级巡视员、临沂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张书圣教授。开幕式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委会主任、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生态保护修复分会专家组组长、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主持。

  临沂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书圣代表学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临沂大学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激励创新,搭建信息共享、互学互鉴的合作交流平台,努力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黄正秋副司长代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讲话,他指出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讲话,集合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等各方面力量,努力研究破解生态修复领域的一些重大基础性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随后,滕吉文院士、黄正秋副司长共同为“临沂大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院”揭牌,张书圣校长、李金良巡视员共同为“临沂大学生态环境培训中心”揭牌。

QQ图片20211101100732.jpg

开幕式后,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文发研究员、俊富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邓洪高工、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张弛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张晓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发政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胡海波教授分别做了《黄河多生态系统统筹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开辟地下深部空间:构筑新型智慧城市》、《生态修复与生态效应》、《长江流域陆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几点思考》、《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黄河水沙变化与水沙调控体系完善建议》、《中国人工不透水面对土壤碳库影响》、《生态环境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长江沿岸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特邀报告。

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刘艺军副研究员、贾建国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万小铭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王秀伟副教授、付玉副教授、张扬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傅玉蕾博士,临沂大学张含玉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侯贵荣讲师,北京林业大学张学霞副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蒋冲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张艳红副教授,北京华夏绿洲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申新山总经理等分别就边坡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树种筛选、生态修复结构优化、生态修复功能演变、生态修复驱动力、土壤生态修复等生态修复机理及其防治技术、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报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牛健植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9个特邀报告、13个专题报告,报告区域覆盖青藏高原、西南、东北、华北、东南等全国主要分区,涉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内容涉及森林、草原、矿山、河道等生态系统修复及其治理,研究尺度涉及区域、流域、小流域及坡面等尺度。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沂蒙山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现场考察了水土流失径流观测小区等试验与观测功能区、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功能区、水生态景观等休闲观光功能区。

本次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也反映出相关领域对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关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研究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仍有众多难题及焦点问题急需解决。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林草生态修复工程专业委员会未来将继续秉承成立宗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地方应用需求、生产实际需求,坚持产学研政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继续发挥自身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集中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努力提升林草生态修复工程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制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我们:zgsbxhzzb@163.com   Tel:010-62338045

京ICP备11006287号-2   中文域名证书编号: 2008122302000045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