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草地水土保持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
2021年“草地水土保持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
7月31日,2021年“草地水土保持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促进水利水保提质增效,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主题,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水土保持领域的30余家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水利、水保部门的30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研讨会,共收集优秀论文摘要95篇。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龙研究员主持,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倪文进副司长、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张淑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李彬、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韩勇分别致开幕辞,承办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尹瑞平教高致欢迎辞。
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文艺正高级工程师等14名国内著名专家围绕土壤侵蚀、牧区水利、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做了特邀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和会议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评价,认为本次会议在国家发展的新时代和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形式新颖,交流内容丰富,学术观点引导性强,点面结合,深入又宏观,对明确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未来研究重点及前沿科学优先主题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贡献真知灼见。